麥可.傑克森的危險之旅:從種族議題、性別意識到音樂成就,拆解流行音樂之王的經典專輯
麥可.傑克森的危險之旅:從種族議題、性別意識到音樂成就,拆解流行音樂之王的經典專輯
作者:蘇珊·法斯特
出版社:潮浪文化
《危險之旅》(Dangerous)是傑克森在1991年發行的錄音室專輯,他在這張專輯中深入挖掘了許多黑人音樂的可能性,大眾卻往往被關於他外貌與性向的傳言吸引,導致對這張專輯音樂的關注失焦,從而忽略了其中所隱含關於黑人音樂、性愛與種種反思等深層議題。
本書作者蘇珊.法斯特從音樂、種族、性別、文化的角度,重新詮釋這張傑克森生涯中最神祕的專輯,深度剖析其中的種種謎團:
◎〈即興〉(Jam)的旋律為何如此破碎?
◎〈密愛〉(In the Closet)隱含了什麼性別隱喻?
◎〈銘記時光〉(Remember the Time)當中有什麼黑白權利的表述?
◎〈療癒世界〉(Heal the World)只是〈四海一家〉(We are the world)的複製品嗎?
◎〈黑或白〉(Black or White)MV中那支震驚五億人的「黑豹舞」有何涵義?
《危險之旅》共收錄了十四首非常長的歌曲,當喇叭播放出傑克森這張嘔心瀝血的作品時,許多人卻是越聽越感到迷惑不解:突兀的碎玻璃聲音開場、長達一分鐘的冗長前奏、歌曲中穿插的童音、帶一點「東方味」的旋律、傑克森本人時而急促時而哽咽的唱腔……雖然這張專輯仍在當年拿下美國《告示牌》(Billboard)排行榜的冠軍,但仍因其非主流的音樂形式而備受批評。
但是,如果我們把《危險之旅》視為一張概念專輯,一切就會合理許多。從這張唱片對於成年人的描繪,我們可以看出傑克森正努力面對一些沉重的負擔──政治、愛、慾望、誘惑、背叛、譴責,以及或許最重要的種族問題──這種方式在他先前的音樂之中前所未見,帶給我們一個更著重現實、也更陰鬱的世界。
蘇珊.法斯特在本書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獨到見解,以文化、性別等多重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張傑克森被遠遠低估的傑作。回顧他的一生,即便外界評價褒貶不一,他在音樂的貢獻及創下的種種紀錄仍舊不可磨滅。他的每一個舞步、每一首暢銷單曲,至今仍震撼人心、充滿啟示,同時──難以超越。
Couldn'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
✔ SF 到付 (3-5 days)
Share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