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            2/11 📘 精神分析X 文學圍讀會🌿 — 在症狀與抗爭之間﹕從韓江《素食者》探討潛意識、夢境與身體的扭結💬
Share
❓在生活裡,有沒有試過覺得「自己不太像自己」,甚至連身體都在與世界對抗?
❓當身體拒絕服從現實、甚至反叛道德與倫理時,這會否意味著一種潛意識的覺醒?
「我在寫作時,經常會思考這些問題:人類的暴力能達到什麼程度;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別人……我想通過《素食者》刻畫一個誓死不願加入人類群體的女性。」— 韓江在International Man Booker Prize 中的得獎感言
《素食者》是諾貝爾文學獎得奬作家韓江的名作,在2016年曾獲得International Man Booker Prize (現改稱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),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。在奪諾貝爾獎之前,韓江曾有八年時間被韓國政府列入拒絕資助的作家黑名單之中。
故事由三篇可以獨立成篇、但又互相連繫的部份組成 (其中中篇的《胎記》獨立奪得韓國李箱文學獎)。主角英惠原是一名平凡而不起眼的家庭主婦,卻因一場惡夢而再也無法進食肉類。她的異常舉動令丈夫極為不滿,遂聯同英惠的父母與兄姐,合力逼迫她重新吃肉。英惠反抗失敗後割脈自殺,獲救後仍陷入一連串更深的精神困境,最終丈夫決定離婚。離婚後,英惠意外吸引了姐夫的慾望,兩人跨越倫理界線而發生關係,姐姐仁惠悲憤之下報警,將二人送入精神病院。於院中,英惠逐漸相信自己正化為一棵樹,拒絕進食與言語;而照顧她的仁惠則在憤怒、無力與沮喪之間不斷掙扎......
書中以主角英惠因惡夢而拒絕吃肉為開端,這一由身體出發的轉變,構成了全書的核心隱喻。讀者普遍關注英惠作為被害者的一面——尤其她的身體與意志主權,如何被各種的倫理和社會文化所吞噬。當英惠被世俗認定是「精神病」後,越是脆弱,她的反抗卻越為尖銳,並以生命作為抗議語言,執意遠離社會與人群,竭盡全力走向他人無法理解、甚至極力阻止的身心狀態。另外,小說同時呈現了不同角色的多重性質:例如英惠母親與姐姐既是受害者,也是壓迫者;英惠既是被姐夫凝視著的慾望對象,但也是慾望的主體。於是,這本書也在「受傷與抗爭」、「症狀與主體」、「被慾望與慾望」、「夢境與現實」等等界面浮動中達致多重理解的可能,並以英惠這位韓國女性的遭遇,反照出人類無法相互理解的宿命。
是次圍讀活動中,講者以精神分析 (psychoanalysis)為理論基礎,嘗試以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及拉康 (Jacques Lacan) 的觀點重新探討英惠的拒食行為——在精神症 (psychosis) 中社會的大他者 (Big Other) 如何穿透意識與潛意識的牆,變為身體的直接症狀?人的想像又如何透過夢境運作,將虛構的鏡像轉化為心靈的主體,從而引發身心的劇烈轉換?當英惠拒絕為人、成為「樹」時,她是否反而最接近人類靈魂的真實?也許,韓江的《素食者》並非單純的魔幻寫實作品,而是潛伏於你我內心深處的現實敘事。
講者:符瑋
現任教於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,亦是精神分析的愛好者,並每月在長夢書店舉行兩次精神分析讀書會,主講拉康的課題。
主持:野草圍讀 @wildgrass_coread
舉辦文學、電影圍讀會與真人圖書館等活動,冀在文字與人之間探尋野草般的柔韌,以圍讀相遇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日期: 02-11-2025(日)
時間:1400 - 1600
地點:長夢書店(中環聯業大廈1樓103室)
費用:$120 / 位(包$20書券,可於活動後領取)
*現場會派發講義筆記
報名及訂書:🔗 https://forms.gle/xzTPEMwciTyowvyM9 (Link in Bio: linktree)
【是此活動為私人活動,請先報名,不接受walk-in】
【活動適合已閱讀此書的人士參與】
#素食者 #韓江 #文學 #精神分析 #潛意識 #創傷 #精神病 #心理學 #諾貝爾獎 #圍讀會
